|
|
 |
內蒙古社會文化 |
 |
。劢逃萁逃聵I在改革調整中加快發展。高等教育快速發展,管理體制改革不斷深入,少數民族教育繼續得到加強。2000年,全區普通高等學校共招收研究生646人,比上年增長37.2%,其中少數民族225人,增長86%;年末在校研究生1539人,比上年末增長22%。全年普通高等學校招收本科生1.66萬人,普通高等學校招收?粕1.59萬人,分別比上年增加0.54萬人和0.89萬人,增長48.6%和125.1%;年末普通高等學校在校學生7.04萬人,比上年末增長41.6%。其中少數民族1.60萬人,在少數民族學生中蒙古族1.35萬人,分別比上年末增長35.7%和36.4%。年內普通高等學校畢業生1.18萬人,比上年增長7.9%。其中少數民族0.31萬人,增長11.9%,在少數民族學生中蒙古族0.27萬人,增長11.9%。年末成人高等教育在校學生5.23萬人,比上年末增長44.1%,其中少數民族0.43萬人,增長12.2%。全區普通中等專業學校招收學生3.02萬人,比上年下降26.7%,其中少數民族0.79萬人,下降30.7%;普通中等專業學校畢業學生2.41萬人,增長14.2%;年末普通中等專業學校在校學生10.64萬人,比上年末增長4.9%,其中少數民族在校學生2.84萬人,增長20.3%。年末職業中學在校學生20.76萬人,比上年末下降8.1%,其中職業高中7.22萬人,下降14.3%。年末普通高中在校學生26.64萬人,比上年末增長17.6%,其中少數民族5.79萬人,增長25.6%。年末成人中等專業學校和技術培訓在校學生92.55萬人,比上年末下降27.9%。九年義務教育穩步發展。年末普通初中在校學生104.09萬人,比上年末增長4.6%,其中少數民族23.44萬人,增長1.7%;年末小學在校學生201.51萬人,比上年末下降5.70%,其中少數民族41.77萬人,下降6.6%。學齡兒童入學率達99.46%,與上年持平;初中入學率97.31%!
[科技]科技事業穩步發展?萍缄犖榉定增加,2000末全區從事科研活動人員達3.80萬人,比上年增長11.8%,其中科學家和工程師2.50萬人?萍冀涃M投入力度加大,全區科技經費支出7.80億元,比上年增長18.2%,年末全區共有國有獨立研究與開發機構160個,比上年末增加6個! 】茖W研究與技術開發取得新的成果。全區共取得重大科技成果490項,獲國家級獎勵的成果1項,獲自治區級獎勵的成果89項。全年受理專利申請量1137項,授權專利775項,分別比上年增長17.1%和7.2%。技術市場日趨活躍,全區共簽訂技術合同3075項,合同成交金額6.03億元。
。畚幕菸幕聵I穩步發展。2000末全區共有藝術事業機構161個,從業人員6511人;藝術表演團體117個,其中烏蘭牧騎62個。年末全區有電影事業機構1057個,從業人員6120人,全區發行電影新片51部,生產蒙語譯制片98部。年末各類電影放映單位961個,擁有文化館104座,公共圖書館108座,博物館25座,檔案館138個,已開放各類檔案73.28萬卷。年末全區擁有廣播電臺14個,中短波廣播發射臺和轉播臺56座,廣播人口覆蓋率85.48%;擁有電視臺14個,電視發射臺和轉播臺80座,電視人口覆蓋率81.3%;村村通廣播電視工程取得明顯成效。自治區和盟市兩級出版報紙17605萬份,其中蒙文版257萬份,各類雜志出版量1562.57萬冊,其中蒙文版137.14萬冊;出版圖書7184.71萬冊,其中蒙文版797.67萬冊。
。垠w育]體育事業成績驕人。2000年,全區體育健兒在國內外重大比賽中共獲獎牌128枚,比上年增長50.6%,其中國外獲獎牌18枚,國內獲獎牌110枚,共破自治區紀錄41項。在校學生體育達到《國家體育鍛煉標準》的占全部在校學生的87.8%,比上年提高0.4個百分點。
。坌l生]衛生事業進一步發展。2000末全區共有衛生機構4427個,其中醫院、衛生院1988個,農村牧區擁有醫院、衛生院1732個;衛生防疫防治機構243個,婦幼衛生機構108個。年末醫療衛生單位擁有病床6.70萬張,比上年增加0.10萬張,其中農村牧區擁有病床3.0萬張。醫院、衛生院擁有病床6.30萬張,婦幼衛生機構擁有病床0.10萬張。年末全區擁有衛生技術人員10.10萬人,其中醫院、衛生院擁有7.80萬人,擁有醫生3.90萬人,護師、護士2.30萬人;衛生防疫防治機構擁有衛生技術人員0.80萬人;婦幼衛生機構擁有衛生技術人員0.30萬人。在衛生技術人員中,擁有中高級衛生技術資格人員9.20萬人,其中西醫4.30萬人,中醫0.60萬人,蒙醫0.30萬人。
|
|
|
 |
|